7位单身女神终身未嫁,她们重新定义了女人
自古及今,人类社会里,
有不少女性选择了终生未嫁。
她们大多是知性独立、
品位高雅的女士;
她们有自己想做的事业,
有热爱的艺术,有喜欢读的书......
一个人的生活,从不寂寞。
这样的孤独,很充实。
正如蒋勋所言:
孤独中有种饱满的东西存在。
前不久正反君分享过一本叫《单身社会》的书,书中分析了全球范围内“单身社会”的崛起:越来越多年轻人,开始选择独居生活。
与此相应的是,今年4月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:我国的上班族当中,没有性生活且单身5年以上的比例高达30%,单身10年以上的有12%。
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单身人士超过2亿,其中约2000万的青年过着独居生活。去年,“空巢青年”一词开始走红;而今年的“单身税”事件更是刷屏朋友圈。
虽然不少人奉行独身主义,但无论是过去,还是现在、将来,人类社会的主流估计始终不会变:绝大多数人的一生,结婚成家过日子。但我们要理解、尊重那些“独身者”的选择。
尤其女性。女生并不一定要依附于男人依附于家庭,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。今天和朋友们聊的下面这七位终身未嫁的单身女神,她们的生命里没有婚姻,却活出了别的意义、别的精彩,她们重新定义了生而为女人的价值~
01
教育女神吴贻芳,吴家小姐才貌双全
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,是一位被学生称之为“嫁给教育”的女教育家。在民国时期,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:男有蔡元培,女有吴贻芳。
吴贻芳对学生的管理虽然严格,但同时也对学生们那颗年轻的心充满了细致入微的关怀,敢于在那个封闭守旧的时代,为学生们开设“恋人专室”。
当时,学校有些学生和金陵大学的学生谈恋爱,经常晚归爬窗户进宿舍。吴贻芳担心学生的安全,便将宿舍楼下的会客室隔成许多半封闭的小间,设有桌椅专供恋人聊天。晚上九点前,女同学可以带男朋友在里面交谈。
可成人之美的吴贻芳却终身未嫁,曾有人问吴贻芳为何单身,她回答:我在等一个合适的人。
这是她唯一的一次回应,但大家清楚她这是在敷衍,所以始终没人知道她内心是怎么想的,只是见她投身于教育,如此快乐充实,也不再过多关问。
后来,金陵女子大学举行吴贻芳主校二十周年纪念活动,学生们别出心裁,编演了一出话剧献给他们敬爱的老校长:
吴家小姐才貌双全,登门提亲的人踏破门槛,她始终不肯点头。最终,“教育之神”登门求爱,吴小姐欣然首肯。
这个掺杂着诙谐与感动的故事,在当时传为佳话。但这其实也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理解生命的门:爱情和婚姻不一定非得发生在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间,也可以发生在我们热爱的事业上,只要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就行。
02
生命天使林巧稚,床头电话就是伴侣
被尊称为“生命天使”、“中国医学圣母”的中科院女院士林巧稚,她虽然一生未婚,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。
她生命中最大的乐趣,便是专注于妇产工作与医学慈善,连每年的生日,她都喜欢坚守在产房一线。她说:
我到产房过生日更有意义。为难产的孕妇接生,当小宝宝在我生日的时候降临人世,那哇哇啼哭声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,对我来说,那是最好不过的生日礼物了。
林巧稚就这样彻底投身于治病救人,无论白天黑夜、严寒酷暑,还专门为交不起钱的病人免费治疗。她特意为此准备了一个出诊包,包里总放着钱,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。
因此,直到晚年她都未曾婚嫁,她家里的电话放在床头,医院有严重的病例,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,她曾跟人打趣说:“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。”
03
副总理吴仪:我没有谈过恋爱
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女士,虽然性格直爽,感情丰富,但如今年近80高龄的她,依然未婚。她说:
我不是独身主义者,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。我没谈过恋爱,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。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,就不必勉强,一切顺其自然吧。
虽然没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,但吴仪女士的生活:在任时一心投身为国为民,寄情于国家之发展与富强;
退休后学钢琴自娱,还学习中医和打网球......生命始终在精神内涵上持续延伸着,这样的人生,相当的饱满和丰富。
04
奇女子吕碧城,倾倒名士豪杰无数
姿容优雅清丽,才华名震文坛的民国奇女子吕碧城,被盛赞为“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”,与秋瑾并称“女子双侠”,曾倾倒名士豪杰无数。
就连当时统治阶层的权贵,如袁世凯之子袁克文、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也对其倾慕有加!但吕碧城却选择终生未嫁,其原因正如她所说:
她择偶的标准,既不在乎门第如何,更不关心钱财多少,而是要品味的切合与精神的交流。因为她想要的爱情,是要有灵魂内涵的深度参与,而非只是两个身体在肉体和生活上的浅层次结合。
可惜,满足她这个条件的男士,要么错过了,要么一直没遇着,所以她宁愿孤独终老,也绝不将就。
她一生独以诗词为伴,以文学自乐,并以文载道,致力于女性解放和女性教育,开创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的先例。
05
简·奥斯汀:为一人,守一生
简·奥斯汀(Jane Austen,1775年—1817年),英国女小说家,《傲慢与偏见》的作者。
简·奥斯汀的母亲曾竭力撮合她与上层社会的有钱人,但她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,认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。
后来简·奥斯汀对爱尔兰年轻律师汤姆·勒弗罗伊一见钟情,奈何缘分弄人,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。
当时,简·奥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,表达了这份无奈与伤心,她写道:
终于,这一天还是到来了,我将与汤姆·勒弗罗伊告别。而当你收到这封信时,一切都已结束。一想到这些,我不禁泪流。
初恋以被迫分手告终,此后简·奥斯汀为爱坚守,终身未嫁,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。
这也许正如《何以箫声默》中所说的那句话: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,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。
06
冰美人嘉宝:就爱独自一人
葛丽泰·嘉宝(1905年-1990年),好莱坞巨星,有冰美人之称,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5名。
嘉宝生性内向,离群索居,喜欢独自一人。有次被记者问及爱情婚姻问题,她回答说:
爱情,当然,我曾想爱过,谁没有恋爱过?结婚,我说过好几次了,我不知道,我喜欢孤独,我不喜欢总和人呆在一块儿。
不过,她终究还是对帮助她走上影坛的启蒙老师斯蒂勒动了情,她自己也曾说过:
“假如我爱过什么人的话,那就是斯蒂勒。”1928年斯蒂勒病逝后,嘉宝伤痛不已,发誓终生不嫁,独自了此一生。
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嘉宝离开好莱坞,拒绝所有接访,独自一个人生活,与孤独为伴,终身未嫁。
07
芭芭拉:有科学陪伴,这就够了
芭芭拉·麦克林托克(1902年-1992年),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。
可以说芭芭拉把整个生命的每分每秒都耗在了科学研究上,对她而言,爱情和婚姻怎及科学之乐。
克林托克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的两篇有别于传统科学观念的论文,几乎使所有人都认为她也许是发疯了。
尽管不被理解,但麦克林托克却不改初衷,坚持她的试验结果。不久她又有新发现。由于与传统遗传学观念相悖,这使她限于孤立无助的境地。人们用怀疑、惊讶的异样目光看待她。
从此,这位原来在美国遗传学界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,经受了她一生中相当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,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渐渐疏远。
她只好离群索居,几乎成了孤家寡人。唯有科学研究的乐趣陪伴着她,不过,这就够了。
< END >
文中插图来源网络
人读书越多,越不会被外在环境困扰,越不会被寂寞、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。因为,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力量的王国。——王强
智者说,改变自己的方式有三种:读书、历练和交友。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,读书是成本最低、效果最好的方式。
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 关注正反读书